首页

高跟鞋马眼

时间:2025-05-25 16:20:19 作者:(乡村行·看振兴)浙江金华大学生与乡村结对:用文创产品赋能乡村振兴 浏览量:48587

  央视网消息:记者4月17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获悉,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发现超900颗新脉冲星,极大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极限。

  超强灵敏度精准锁定 极大丰富脉冲星数据库

  位于贵州平塘县的“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新发现的脉冲星,包括至少120多颗双星脉冲星、170余颗毫秒脉冲星、80颗暗弱的偶发脉冲星。

  FAST发现脉冲星数量是国际同期总数三倍以上

  从1967年人类发现第一颗脉冲星,到FAST在2017年10月发现首颗脉冲星的50年里,全世界共发现脉冲星3000多颗。“中国天眼”目前已发现的脉冲星数量,是国际上同时期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三倍以上。

  拓展人类对脉冲星辐射强度的观测范围

  “中国天眼”拓展了人类对脉冲星辐射强度的观测范围,其发现的新脉冲星中,大多数是世界其他望远镜难以发现的“暗弱脉冲星”。

  预计2024年脉冲星发现将有望突破1000颗

  “中国天眼”FAST总工程师姜鹏说,2024年是否能把脉冲星发现数量扩展到1000颗?是不是能找到一个脉冲星黑洞双星系统?这将会是颠覆人类认知的一项工作。

  近百颗“暗弱脉冲星”的发现 助力揭示未知

  据介绍,最新发现的近百颗暗弱的偶发脉冲星与正常脉冲星相比,辐射流量密度要低一个量级。对这些偶发脉冲星的研究对于理解银河系中恒星死亡后形成多少致密中子星残骸以及揭示未知的脉冲辐射物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天眼”进入“多出好成果”阶段

  近年来,“中国天眼”进入“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阶段,首次在射电波段观测到黑洞“脉搏”、发现迄今轨道周期最短脉冲星双星系统、探测并构建世界最大中性氢星系样本……“中国天眼”持续产出重量级发现,为探索宇宙奥秘作出更多中国贡献。目前,FAST年度观测时间稳定在5300小时左右,FAST性能的不断提升,为持续产出科研成果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央视网) 【编辑:苏亦瑜】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科研人员在云南发现植物新种麻栗坡水玉杯 造型酷似“外星人”

据介绍,广州海事部门专门为重点民生物资船舶开辟绿色通道,实施“优先进出港、优先靠离泊、优先装卸货、优先办查验”,并利用“单一窗口”系统办理业务,实现进出口岸查验手续“网上办”,最大程度做到“零待泊、零等候”,有效提高了重点船舶在港周转效率,保证船舶进港“零待时”。

法国总理访问加拿大 两国今年将启动部长会议

在决赛第二轮,围绕赛事主题“城市与人类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来自澜湄6国的团队重组为跨国阵容,打破文化背景、专业领域的界限,为20个项目的改善提升激发新的灵感和创意,展示了澜湄青年力量。“我学财经专业,平日只专注于市场,但在与泰国、越南国际事务专业同学合作的过程中,我学会了考虑不同地区人们的思维习惯,顺利地将原项目的建筑空气过滤器转换为更能满足澜湄民众‘刚需’的口罩过滤器。”获得“最佳跨国团队”称号、来自广西财经学院的选手蒙诗婷说道。

日月谭天丨警惕!“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日本跨出危险一步

广西贵港:两人抢修基站被困 消防员拉梯搭“桥”营救

春来江湖,更有Ai。在新时代的画卷上,每一位奋斗者,都在为这幅图景增添新色。有中流击水的创新激情,有青山绿水的安全底色,有海纳百川的勃勃生机……这是充满Ai意的湖北,更是充满Ai意的中国。

践行“光彩精神” 促进“两个健康”

5月1日,天津天后宫举办庆祝妈祖诞辰1064周年大典祈福仪式及皇会展演等系列活动。天津天后宫,原名天妃宫,俗称“娘娘宫”,始建于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后历经多次重修,是世界三大“妈祖庙”之一,位于天津老城东门外海河三岔河口西岸、古文化街正中,占地5352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是天津市现存最早的一处古建筑群体,也是天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摇篮,因此曾有“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的说法。2016年,国务院台办在天津天后宫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近年来,共接待台湾参访团400余个、1万余人次,台湾旅游团及自由行游客10万余人次,为津台妈祖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汤润青)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